李白(701-762年),祖籍陇西成纪,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青莲乡。唐天宝初(742年)曾供奉翰林,756年安史之乱发生第二年,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他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杜甫齐名,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他也擅长书法,与张旭相善,故后人谓其书得旭传授,而元郑杓《衍极》称其书“得无法之法”。传世有《上阳台诗》等墨迹。
李白论诗提倡“清真”“天然”的审美理想,他在其名作《古风》中肯定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并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又一首中说:“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可见他标举清真自然的。所谓“清真”就是不同于六朝的绮靡浮华,而具自然纯朴,清新可爱之美。他曾称赞韦良宰的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李白的诗意如此,而他的书法理念也是如此。他论书首标“清真”,其《王右军》一首中云:“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所以“笔精妙入神”,在于他洒脱不羁的精神和清真自然的性情。《王右军》这首诗中,没有着重颂扬右军的书法,只是强调了他天然放达的人格,足见李白书法提倡任情挥洒、自然天真的创作态度。从他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中可见端倪。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出蜀游三峡,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得到司马承祯赞赏。后唐玄宗命司马承祯王屋山建立道观,并题写匾额。司马承祯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擅长山水画。《上阳台帖》为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此帖为行草书,5行,24字,有款,款署“太白”二字,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上阳台帖》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有宋徽宗,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余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帖后宋徽宗赵佶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元代张晏跋曰:“谪仙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在观赏了诗仙李白的此帖后,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上阳台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现存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