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 江油概况 > 江油简介 >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百件红军文物 一段红色记忆

[江油李白故里网] 日期:2016年10月1日4936作者:张登军 来源:绵阳晚报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

  苍松翠柏掩映中,一座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小院里显得很安静。从回廊到布局紧凑的展厅,到处是三三两两的游客。红军石刻标语、红军生活用品、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弹药等等,近100件红军文物和110张图片、图表资料,让刘向明内心有几分难以掩饰的激动。

  这是8月底的一个周末,在江油市西山公园内的“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到江油走亲戚的绵阳市民刘向明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从2011年6月28日建成免费开放以来,“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已成为江油城区一个独具特色的参观景点,迄今已接待各地游客逾8万人。

  陈列馆里的红色记忆

  青瓦红檐,红木回廊,青石地板,雕花木窗,走进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一股特别的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

  进入大门,右侧墙边陈列的“打倒卖国贼国民党”的石刻标语就进入视线,左侧廊道里陈列着“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石刻标语,把人带回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像这样的标语,在陈列馆里随处可见。

  作为绵阳惟一由地方投资建立的红军文物陈列馆,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展厅面积670平方米,分序厅、万里长征、江油战役、政权建设、宣传群众、无私奉献、尾声和报告厅等8个部分,主要陈列红军在江油的革命遗物、图片等,其中红军文物实物近100件,图片、图标资料110件,采用声光电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红军在江油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

  作为革命老区,江油文博部门征集、馆藏了红军长征在川西北的大量革命文物。其中,仅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就有691件,包括红军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这些文物有一部分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展陈。

  出土枪支全国仅有 
  在红军进入江油部分,陈列了红四方面军的军帽、军服、雨衣、皮带及红军使用过的药酒瓶、瓷碗、铜炊壶等实物。同时,在“围城打援”部分,展陈了红军自制手雷、红军在江油战役中使用过的手榴弹、子弹、弹壳、三角铁钉、马刀、砍刀和游击队使用过的铁锏、长矛、羊角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4月19日至20日,在江油原北城乡场镇抢救出土的窖藏枪支,包括步枪、马枪、机枪等共1349支。经推测,这可能是红军在战后撤离时留下的,多数已经锈蚀斑斑。这批出土枪支的一部分,也展陈在红军文物陈列馆里。

  江油市文管所所长张敏介绍,江油出土的这批红军使用过的枪支,数量之大,是迄今全国各地发现红军使用过的金属器械中仅有的一例,价值尤显珍贵。也正因为如此,经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部门将择期对这批枪支作为金属类珍贵文物予以修复。

  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还展陈了大量与宣传有关的红军文物,包括石刻标语和国家一级文物《红军歌谣集》手抄本等。

  千万斤粮食援红军

  红军在江油期间,江油老百姓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红军大力支持。

  在展厅的无私奉献板块,展陈了大量的收条。其中一张收条上写着“今收到第五村乡苏送来白米八斗,独立第二十一营二部条”。类似的收条、便笺、信件,在展厅里均能看到。据史料记载,红军在江油期间,江油老百姓踊跃支持红军,先后支援粮食1116.5万斤。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江油期间,当地参加红军并随军长征的有近9000人,在陈列馆里,展陈了多件有关实物,其中,有一张任似进送子参军返回时,红军开的路条,上面写着:“兹有任似进送他儿子参加红军,由我部返里,望沿途岗位查验放行。”还有一张便笺上,写着当地村民巩兴寿父子参军后,家中有老母亲“没有吃的粮食”,红军希望当地村苏维埃负责同志予以照顾,“米把一点给他老母亲吃”。

  参加红军并随军长征的近9000人、支援粮食1116.5万斤,这两组数据,是当年江油老百姓为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1566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