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江、彰两县仅有5家小炉炼铁、铸锅、铸铧,和一些零星的酿造、靛染等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大部分集中在中坝、太平、三合三场,一些街道即以手工行业命名,如火炮街、油坊街、皮坊街、靛市巷等。1949年,江、彰两县有私营工业企业65家,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
青林口铁业社
江、彰两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恢复地方工业经济,一面支持爱国工商业者发展传统手工业,一面兴办小型地方工厂。1957年,对私营工业企业和个体手工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公私合营工厂4个,手工业合作社(组)129个。
江油工业的发展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时期。当时在境内建设了江油水泥厂(今双马水泥集团)、四川矿山机器厂、劳坪钢铁厂(后更名涪江钢铁公司)等一批企业。1962年,受国民经济调整的影响,江油工业经济连续几年不但没有发展,反而逐步萎缩。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家实施“备战、备荒”的战略方针,江油因地处山区和平原过渡地带,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在江油投资兴建了冶金工业部长城钢厂、核工业部八五七厂、江油发电厂、江油钛厂、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二四研究所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同时,带动了江油地方工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江油工业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油工业快速发展。到江油撤县建市前,江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已位居全国县级城市的前列。
原江油发电厂
1990至2000年,江油市工业产值由25亿元增到 67 亿元,年均增长10%。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发展县经济,先抓一条线”的战略决策。江油市委于4月20日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一是设立江油工业开发区;二是制定《关于工业开发区的有关政策规定》,提出十条优惠政策;三是制定《关于支持保护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翻番的意见》;四是制定《关于加强骨干企业厂长、经理管理的规定》。同年12月,江油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工业兴市”确立为全市的发展战略。“工业兴市”的基本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经济的次序上,把工业放在首位;资源的配置,包括制定政策、人事安排、财政预算、环境营造等都向工业倾斜;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江油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995年,江油市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中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位居第6位。1996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8位。由于江油的一些企业经营机制和产品开发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发展变化,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另外,全市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也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997年以后,被其他发展更快的县挤出了“十强县”行列。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加之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江油市发展经济的软、硬设施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建市之初,江油以冶金、建材、电力、石油为四大支柱产业,经过建市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冶金、能源、建材、机械、化学、食品、纺织七大特色支柱产业为主干,医药、电子、新型材料等众多产业门类为分支的较为完善、富有活力的工业体系。
作为“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城市,江油的冶金机械产业长期一业独大。在全国、全省化解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冶金机械产业在20世纪末逐渐遭遇困境。江油市委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实施“11321”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城市建管、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一园八区”、统筹城乡、民生工程“六大转型升级”,其中工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江油特色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之路,以两个“一号工程”(即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一号工程”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号工程”)为统领,把新材料基地、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光电、生物医药“一基地三集群”发展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实现冶金机械“一业独大”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产业”转变。2015年,江油市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排名第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