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九绵高速公路要经过江油的两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群。近日,联合考古队对这两处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4日,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已出土大量文物。
5月12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博物馆、绵阳市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崖墓群40余座1500年左右的崖墓实施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对研究当时川西北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掘工作的第一步是平整场地,把外围的墓道进行清理,并把这些崖墓进行编号,这项工作就耗时十几天。5月24日,考古挖掘工作才刚刚开始。
“考古队现已清理了其中三座崖墓。从目前这个墓葬的性质和出土的文物来看,初步可以判断这个崖墓是东汉到南北朝时期的,距今已经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江油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冯波介绍,“在清理崖墓的过程中,出土了一批陶俑、陶罐、陶房、陶壶、陶瓶、陶仓、陶灯、陶盏等随葬品,还发现了有精美花纹的汉砖和摇钱树的底座,以及铜簪、五铢钱等。”
崖墓所在的山崖,是干燥的沉积岩,当地叫黄板石,质地疏松,易于挖掘,所以形成了崖墓群。这些崖墓都由墓室、墓门、墓道三部分构成。
冯波介绍,崖墓群中3号崖墓保存最为完好,其墓室进深5米,高1.9米,宽2.2米,最里面有一个小龛。“这个小龛应该是放灯盏的地方,因为小龛的上方有烟熏过的痕迹。”冯波告诉记者,汉代的崖墓,一般出土的器物都在墓门口的位置,3号墓也不例外,“在门口这个梯步下面的区域,就出土了9件文物。”
据介绍,汉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是四川盆地周边最普遍的安葬形式。那时的人们“视死如归”,认为死是另一种生,所以在下葬时放很多随葬品,以到另一个世界使用。
考古人员判断,这些崖墓的主人应该都是平民百姓,因为出土的随葬品多为陶器,而且以质软的灰陶为主。这些陶器因年代久远,大多是残件。至于棺椁骨殖,已化为泥土,毫无踪影。
考古人员在8号崖墓惊喜挖出一只十分完好的男侍俑。该灰俑高33厘米,底座最宽处13厘米,身穿汉服,头戴巾帻,神态安祥。
在挖掘过程中,时不时发现一些铜钱,铜钱锈蚀厉害,不过有的铜钱上面还可以依稀看到用篆书铸出的“五”、“铢”两字,这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通行的五铢钱。
“五铢钱是汉代一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广泛使用的、官方铸造的一种货币。铢是汉代的一个计量单位。当时在江油一带的习俗,在下葬过程中,会在墓室的四周以及墓门口这些地方抛洒一些货币,可能是避邪驱灾用的。”冯波说。
江油市文管所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何映辉表示,考古队将对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进行测绘、记录、拓片、拍照,整个考古发掘工作都按相关程序,科学地进行,以配合九绵高速公路建设,尽早全面完成抢救性发掘工作。
这是江油境内首次对崖墓群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对于研究江油、绵阳乃至川西北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从中可以看出来,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江油的经济还是比较繁荣,人口较多,才会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崖墓。”冯波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