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堰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
古女儿堰取水口
相传,窦坪坝一带经常因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当地的百姓便商议筹资投劳修建一条人工渠,引涪江水来灌概当地大片的农田,这时有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将父母为她置办的嫁妆全部捐献了出来。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堰渠终于建成,兴高采烈之际,请知县老爷前来踩堰(剪彩)。
这天,知县坐着官轿,带着随从从县城武都出发,前往窦坪坝来踩堰。官轿快到堰口,忽听得一阵吹吹打打的鼓乐声,知县掀开轿帘,只见对岸劳坪坝方向缓缓走来一队迎亲的队伍,看样子也要从堰口经过。这时一位村民向他说道,今天这位出嫁的女子为了修堰捐出了自己的嫁妆。知县立即叫停下轿,让新娘的花轿先过堰口。差人说:“老爷是官,应该她们让您先过。”知县说道:“这位女子尚未出嫁,便有心感恩故土,今天新娘子为大,要让她们先过。”老爷就立在堰口一直等着花轿过来。不一会儿,新郎骑着大马,新娘子坐着花轿从涪江河对岸的劳坪坝经过了堰口。这时众人恭请知县老爷为新堰取个名字,知县目送着远去的花轿,说道,就叫“女儿堰”吧。
女儿堰进水闸
1942年修建的女儿堰进水闸
女儿堰从武都窦坪坝取水,一直到今太平镇茶店村汇入平通河。民国31年(1942)曾对其作过一次较大的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了拦河坝,并砌石渠16公里。1985年为建电站将堰口和岩嘴头以上渠道扩为进水每秒7立方米,干渠长9公里,沿途灌溉太平、中坝农田六千多亩 。
防洪石墙
1942年修建的防洪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