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日,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来自江油深山的“龙门山老崖野茶”以515项化学检测指标农残均为0的特质,受到国内外茶叶专家的高度赞扬。而这些老崖野茶就是新近从龙门山脉江油段发现的5000多亩野生茶树上采摘下来的。
龙门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构造带地域较广,北东端至广元,南西达泸定,全长约500公里,宽30-70公里。江油市西北部的藏王寨就位于龙门山脉的黄金分割处,山上植被众多,被誉为“山珍聚宝盆”。
藏王寨并不是一座寨子,而是幅员50平方公里的山区,2000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横跨江油市新春、永胜、重华、武都等乡镇,主要景区在新春乡境内。藏王寨最高海拔是其中的牛心山,2246米,相对高差达1676米。
关于藏王寨,自古就有神秘传说。据清代《江油县志》记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70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临终前立下遗嘱,以21岁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即明惠帝,年号建文。明惠帝采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的计策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第四子、39岁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于建文元年(1399)起兵,四年后攻陷京师(今江苏南京),改年号永乐,成为后来统治大明江山22年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城破时,朱允炆从地道出逃,改换僧装,自称应文,坐海船逃至南粤,之后迤逦西行,经桂、黔、滇、川,最后看中江油西北部的莽莽大山,遂在山中隐居。此山便得名藏王寨。至今山上仍有望乡台、过皇梁、皇立垭、皇帝岩、御马池、保王庙、寨子山等遗迹,并密布九寺三庵等神秘遗址。还有许多古硝洞群,现已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藏王寨5000多亩野生茶树,出于一个偶然原因。
永胜镇河口村的农家子弟陈斌从学校出来后,到昆明做了18年的生意。他在云南各地看到许多野生茶树,而野生茶的销路都很好。他本人也嗜茶如命。便萌发了改行做野生茶叶的念头,因为老家的山上,就长了一些野生茶树。
藏王寨边缘都有野生茶树,藏王寨腹地会不会有更大规模的野生茶树呢?陈斌决定对藏王寨做一次全面的探险与考察。今年1月份,陈斌带足干粮,专程前往新春乡景台村归心谷,因为那儿是进山的最佳入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景台村党支部书记熊开发说,藏王寨号称“山珍聚宝盆”,什么宝贝没有?在藏王寨腹地,野生茶树多得漫山遍野,当地山民都称之为“老崖野茶”,要多少有多少。陈斌将信将疑。熊开发就安排山民带路出发。
越往山里走,气温越低,道路结冰,也越难走。只见风光奇险峻秀,山涧瀑布、奇岩异石、洞天福地、云山雾海等数不胜数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陈斌不关心这些景色,只关心野生茶树。
很快,野生茶树一簇簇出现在视野,而且越来越多,陈斌越来越振奋。
到了黄昏,爬至人迹罕至的山顶,放眼望去,四周全是野生茶树,至少在5000亩以上,少说也有几万株,而且60%的茶树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不过有“鸟道”可攀援而上。这些茶树都一人多高,枝繁叶茂,树干如龙蛇般虬曲。摘一片嫩茶叶放在嘴里嚼,马上清香满口……
考察完毕,陈斌马上成立江油市智禹茶业有限公司,并跟景台村签订合同:藏王寨里的所有老崖野茶,他都负责收购。这些老崖野茶,有一半山民们可以徒手攀爬采摘,另一半,则必须动用绳索、滑轮等攀岩工具方可采摘。难摘的部分,陈斌决定把攀岩运动与采茶结合起来,让两者相得益彰。
后经专家考证,这些野生茶树的树龄在50年至几百年不等。因为老茶树结籽后,子粒落到地上、悬崖上,又发出新的植株。所以这些野生茶树的树龄参差不齐。
至于这些茶树最初是从哪儿来的?当地传说是当年朱允炆的随从种下,专供朱允炆饮用的,所以称为“贡品”也不为过。当然,当年种下的茶树早已老死,目前这片5000多亩的老崖野茶,是当年的茶树结果后,落到地上或岩缝中,重新发起来的。
5月3日,江油老崖野茶像一位深山碧玉,首次亮相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保护性开发与品牌战略的宝贵建议。
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区域经理刘娜解读了江油老崖野茶的检测报告,报告总共515项化学检测指标,均未检测出农残。刘娜忍不住感慨说,这是目前她见过的最干净的一份检测报告。难怪陆羽的《茶经》上说“野者上。上者生烂石。皆为茶中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