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位置境域 大康镇位于江油市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1°48′40.90″~31°55′38.40″,东经104°34′50.40″~104°46′23.73″。东与武都镇连界,南与太平镇相交,西与含增镇接壤,北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20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因境内大匡山而得名,宋时因避太祖赵匡胤讳更名大康山,清代建制即以大康为名。旧县坝为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8年)的江油县治地。民国24年(1935年)改为大康职保。1950年分为大康、白水两乡。1955年将白水5村并入。1958年将城塘公社、水口庙、前锋、高堂、松花岭大队并入成立大康公社,隶属武都区。1983年公社改乡,名大康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设大康镇。
行政区划 2015年末,辖官渡、旧县、星火、因明、下庄坝、旱丰、水口庙、前锋8个行政村,1个匡山社区,99个村民小组。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 辖区地形为平原、丘陵、高山“三分天下”,最高位置在吴家后山,海拔1785米;最低位置在观音滩,海拔540米。平通河贯穿其中。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无霜期限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镇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为石灰石、硅石、大理石等,石灰石储量达6000万吨,大理石储量达4800万吨。有耕地769.6公顷,林地7960.3公顷。
人口 2015年末,全镇总人口21964人,场镇常住人口1508人。
经济发展
2015年底,全镇规模工业总产值3.83亿元,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8元。财税收入1673万元。
社会状况
交通 境内有场镇通往佛爷洞的公路。村村通辐射全镇。有百年好合爱情谷产业观光道路、乾元山旅游道路经吴家后山接康吴路形成的江油西北部旅游环线和成都经绵阳、江油至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东线)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乡镇建设 结合大康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对水口庙、官渡、旧县等村1400余户农房风貌和场镇道路、管网、店招等进行规范提升改造,全镇面貌焕然一新。为保护平通河流域饮水安全和水体生态,修建日处理污水能力300吨污水处理厂1座。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硬化道路12千米、维修桥梁1座、完成渡船改造1处。新修整治沟渠10千米及40余口塘堰,新修蓄水池6个,新建垃圾池10个,发放分类垃圾桶90个。以境内平通河治理为切入点,依法关停或搬迁饮用水源区内的37处污染源。
风景名胜
百合花国际博览园(百年好合爱情谷) 占地面积346.67公顷,为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依托平通河沿岸的地形地貌与旅游资源,有序开展旅游开发与规划建设。经过5多年时间的发展,百年好合爱情谷已建成为标准化百合种植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专类公园。百合公园拥有“风情悦意、青梅竹马、青云花梯、爱情索桥、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四季花海、海誓山盟、百年好合”等10余处特色景点,并开发建设有平通河水景带、匡山、百合温室大棚、百合风情街、情定三生广场、一线牵桥、百合户外种植基地等游览项目。2015年9月正式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600万元。2015年6月成功承办四川省首届生态旅游博览会;同年9月,承办绵阳市2015年旅游发展大会。获“中国百合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称号。
佛爷洞 位于江油城西北14千米处的大康镇境内,李白曾读书十载的大匡山下,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佛爷洞是一个岩溶风景区,因民国23年(1934年)人们在洞内发现一尊3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故称佛爷洞。佛爷洞全长3700多米,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为佛手迎宾至南天门,第二层从盘陀路进入“东海龙宫”,第三层是一条地下河。洞内景点近两百个。“佛手迎客”“南天门”“一柱厅”“半边天”“东海龙宫”“定海神针”“五彩神泉池”等天然造型气势磅礴,相映成趣,尤为壮观。驾船寻胜探幽,可直达“西方境”景点。
吴家后山 位于江油市大康镇,乾元山与观雾山之间,距市区约60千米。区内岩溶峰丛、漏斗及近水平的溶洞发育,且多数坡面呈深切割的峡谷景观。吴家后山每年的辛夷花海是其一大特色,在花庙子、韭菜园、烂房子一带有大片的辛夷花林,有上万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辛夷花树,面积达105公顷。辛夷花又名木兰、木笔,当地人称老木花,其花蕾在春天开放,花朵硕大,外紫内白,十分美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吴家后山除辛夷花自然景观外,还有奇特的岩溶漏斗,洞穴,峰丛和茂密的松林以及镶嵌其间的小块田园与农家相融,构成极富诗情画意的山乡田野风光,可供开展生态旅游与徒步登山,进行多项科普考察专项旅游。吴家后山大水洞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5000年,与川西宝墩文化、三峡梢棚嘴文化处于同一时代。
陈塘关 地处川西北次平原与龙门山的结合部位,今属江油市大康镇。陈塘关一峰突兀,涪江河出其左,平通河出其右。这里地势险要,扼两河之滨河大道,是封锁入山直通陕甘的要塞。关上鸟瞰,两河如练。相传托塔天王李靖曾任此关总兵,其三太子哪吒降生于此。山上当年李靖跑马之道尚在。李靖驻军所凿九井,今存一。尚存之井如清代《江油县志》所记:“山上有井随涪水清浊”。
陈塘关鼎盛时,山顶殿宇重叠,李靖、哪吒及诸神像达三百六十五尊之众。历经兴替,哪吒殿犹存,岁时香火甚旺。此山犹以“抢童子”之习俗为胜。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陈塘关受到严重毁损。后由台湾哪吒信众捐款,修复了哪吒太子宫,并为哪吒三太子重塑金身。
匡山书院 位于大康镇下庄坝村五组,距市区20千米。山势险峻,林壑幽深,风景秀丽,背倚龙门山余脉诸峰,下临清澈明净的白梁河,西与天然溶洞佛爷洞景区相邻。
现存于江油李白纪念馆内的宋碑《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载:“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坪有十载。”由此可见,李白读书之地就在寺旁。后人于此又建李白祠。唐代的寺庙、祠宇早已荡然无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龙安知府蒋德钧见大匡山断垣残壁、荒草丛生,为缅怀诗人、重振江油文风,便决定把龙州书院迁至匡山,更名为“匡山书院”。书院落成之后,聘请剑阁李榕(字申夫,原任湖南布政使)为山长,一时间江油文风大振、人材蔚起。
匡山书院、李白祠等建筑在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部遭到毁坏,遗址上的石碑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部运至李白纪念馆永久保存。
李白匡山求学时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别匡山》等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