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 江油旅游 > 景区名胜 >

江油大水洞新石器时代遗址

[江油李白故里网] 日期:2016年10月19日1728作者: 来源:四川文物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

2005年4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四川江油大水洞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清理用火遗迹2 处, 发现陶片、石器、石坯、砺石、骨器 、蚌饰等遗物。估计该遗址时代早于绵阳边堆山早期文化, 大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

江油大水洞.jpg
江油大水洞洞口

2004年8月, 江油市农业银行职工王全发先生在该市大康镇吴家后山旅游, 于大水洞洞内发现砺石, 随即向当地文物部门反映, 引起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4年11月3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绵阳市博物馆、江油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前往实地踏查 。根据洞穴内采集到的陶片、附近村民从洞中捡取的磨制石器初步判断, 应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江油大水洞遗迹.jpg
江油大水洞遗迹

2004年1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报国家文物局拟发掘该遗址。

2005年4月, 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大水洞遗址。10月10日~30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绵阳市博物馆 、江油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大水洞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掘面积共计200 平方米。清理出2 处用火遗迹 。发现陶片 、石器、石坯、砺石、骨器 、蚌饰等遗物 。

一 、自然面貌与地理位置

大水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江油市西北的大康镇旱丰村九组, 地理座标为东经 100°38′20″, 北纬31°52′07″( 图一) 。江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县境轮廓呈东北 -西南走向的条形。西北部系山地, 属东北 -西南走向的龙门山 -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山高坡陡, 谷窄沟深, 侵蚀强烈, 地貌类型以低中山和低山为主。一般海拔800~1500米。境内地表水系属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

大水洞位置.jpg
大水洞位置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6 ℃。西北部属湿润山地自然景观。气候、土壤 、植被均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西北部山地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区属盆地边缘中山植被地区的龙门山植被小区。自然植被多为耐寒种属阔叶林, 如山毛榉科的曼青 、色石栎, 樟科的川桂 、油樟、桢楠、小果润楠等, 明显呈带状分布。动物种群属亚热带川西高原高山草原森林动物群。

代表动物主要为松鼠 、鼯鼠、猕猴等营树栖息攀援活动的哺乳动物, 以及鹰 、隼等禽鸟类。

大水洞遗址处在旱丰村东北约 1000 米的吴家后山山腰上, 海拔约 1505 米。这一带为石灰岩山地, 岩溶发育良好。该洞为一水平状洞穴, 洞口方向205°, 洞顶大部分平缓, 直壁。

二 、探方与地层堆积情况

根据洞内环境, 发掘区选在距洞口 26 ~ 36 米之间相对平缓处 。布设探方 2 个, 分别编号为2005JDT1 、2005JDT2 。T1 、T2 方向 205°, 西 -东向并列分布 。探方南壁距洞口 26 米 。T1 、T2 面积均为10 ×10 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共计 200 平方米
( 图二) 。由洞口至发掘区的地表堆积外高内低,略呈缓坡状, 坡度约为 17°( 图版壹∶2 ;图版贰∶1) 。

大水洞平面图.jpg
大水洞平面图

该遗址地层堆积单纯 。共分3 层。其中第 ①层为近现代堆积, 分布于 T1 。第 ②层为明清时期堆积, 分布于T1 。第③层为新石器时代堆积, 除T2的东北角、西南角, 分布于整个发掘区 。T1 的地层堆积最为完整。现以 T1 的地层堆积为例, 由上及下逐层介绍( 图三) 。第 ①层黄褐色粉砂土层, 分布于全方 。土质疏松, 夹杂洞顶垮塌石块, 包含物为少量的青花瓷片, 陶片及羊下颚骨残片。该层主要成因为洞内流水携带泥砂长期淤积而成。距地表深 0 ~ 0.26 、厚 0 ~ 0.26 米。第 ②层深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层, 除靠近东隔梁的局部范围, 分布于全方 。土质较疏松, 夹杂大量洞顶垮塌石块, 无包含物。该层主要成因为洞内流水携带泥砂长期淤积而成 。距地表深 0.02 ~0.26 、厚 0 ~ 1.02 米 。第 ③层灰褐色粉砂土层, 分布于探方东侧 。土质疏松, 夹杂大量灰烬及零星的红烧土 、木炭颗粒, 包含物为陶片、石器、石坯 、骨器及羊牙齿残片 。该层主要成因为洞内流水携带泥砂长期淤积而成。距地表深 0.04 ~ 0.26 、厚 0 ~ 0.22 米 。第 ③层下为生土层, 黄褐色粘土层, 分布于全方。土质纯净, 无包含物。

三、遗迹

此次发掘在 T2 中部第 ③层下清理出 2 处当时居民利用洞顶垮塌大石块之间的空隙生火取暖熟食形成的用火遗迹 。用火遗迹1, 灰烬最厚处达0.6米。用火遗迹2, 灰烬最厚处达0.3米。

四 、遗物

该遗址出土有陶片、石器 、石坯、砺石、骨器 、蚌饰等遗物。

陶片611片。陶色有灰陶、黄褐陶、磨光黑皮陶 、红褐陶等 4 种。其中以灰陶为主, 共计489片, 占总数的80%。其次为黄褐陶, 共计94片, 占总数的 15.4 %。

再次为磨光黑皮陶, 共计26片,占总数的 4.3%。红褐陶最少, 仅2片, 占总数的0.3 %。陶片火候较高, 陶质有夹细砂、夹粗砂、泥质3种 。

夹细砂陶片数量最多, 共计322片, 占总数的54.3 %。

其次为泥质陶片, 共计219片, 占总数的27%。夹粗砂陶片最少, 共计70片, 占总数的18.6%。

素面陶片共计359片, 占总数的58.8%。

有纹饰的陶片共计252片, 纹饰有拍打绳纹 、擦抹凹楞纹、压印纹 、戳印纹4种, 占总数的41.2%。纹饰以各种绳纹组合而成的图案为主,占总数的70.6%。擦抹凹楞纹占总数的21.5%。压印纹占总数的8%。戳印纹占总数的0.01%。
陶器为轮制, 采用泥条盘筑法。

可辨器形有壶 、罐2种。

壶可辨个体的共3件。2件为泥质灰陶。1件为磨光黑皮陶。花边口沿共计21片。圆唇共计11片。尖唇共计3片。

底部可分平底、假圈足底 。平底共计15片。假圈足底共计19片。

石器20件 。石质多为硬度较大的石灰岩,砾石极少, 均为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器类包括石斧、石锛 、石凿等。

石斧11件,石锛6件,石坯29件。砺石残块118块。骨器10件。器类包括骨刀 、骨锥、骨凿等。骨刀1件。骨锥5件。骨凿4件。蚌饰 1件。

大水洞遗物.jpg
大水洞遗物

五、结语

大水洞遗址第 ③层所出遗物与绵阳边堆山遗址早期文化的遗物相比较, 时代要偏早一些[1]。

估计该遗址时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据发掘情况分析, 依托顺东壁而下的水源, 当时人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 2 个区域。生活区在距洞口26~36米之间靠近东侧洞壁东西宽10米的范围内。人们利用洞顶垮塌大石之间的空隙生火取暖熟食, 所以在该范围内有灰烬堆积。灰烬堆积最厚处可达 0.6 米 。工具制作区紧靠生活区的东北侧, 面积约 50 余平方米 。该范围内出土的石坯、砺石较多。

大水洞遗址所出的陶片, 无论是陶质 、陶色,还是纹饰、器形, 都与茂县沙乌都遗存[2]、茂县下关子遗址[ 3]、绵阳市边堆山遗址[4]、新津县宝墩遗址[5] 所出的陶片相类似 。以上遗址反映出一条始自茂县, 东向经岷山断层谷, 顺涪江支流土门河、通口河, 再沿涪江而下, 经绵阳, 进入成都平原的古文化传播路线。这条始于茂县, 经北川, 至绵阳的路线成为历史时期的重要交通通道。唐代称为“松岭关道( 威蕃栅道)”、宋代称为“陇东道(石泉军路) ” 、明代代称为“茂州小东路”。

直至今日北(川) 茂(县) 公路仍沿该古道而建[6]。所以大水洞遗址对于研究古羌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以及古蜀文明的形成,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记:此次发掘得到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大康镇党委政府、旱丰村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谨致谢忱。)

领队:胡昌钰
发掘:胡昌钰 宋建民 张敏 李晓 王亚平
绘图:胡昌钰 黄家祥 王亚平 饶圆
拓片:何应辉
摄影:张敏
整理:胡昌钰 黄家祥 任江
执笔:胡昌钰 任江 张敏 李晓

注释:
[1]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四川绵阳市边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 《考古》 1990年第4期。
[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茂县沙乌都遗址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 2004)》, 科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
[3] 遗址位于茂县土门镇下关子村。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0 年调查发现。 标本现存茂县文物管理所。
[5] 中日联合考古队:《四川新津宝墩遗址 1996 年发掘简报》 ,《考古》1998年第1期。
[6] 蓝勇著:《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第239~ 242页,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1722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