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云集乡位于江油市境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5°9′39.23″~105°17′10.41″,北纬31°59′7.36″~32°7′37.78″。东与剑阁县盐店乡、秀钟乡、西庙乡交界,南与剑阁县东宝镇和江油市重兴乡相连,西与二郎庙镇为邻,北连石元乡。行政区域面积81.3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原名黄樘垭,系通往剑州西南的要道。民国20年(1931年)建场,因场镇后山山顶云雾集绕,故名云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成立云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复置云集乡。
行政区划 2015年末,辖云峰、关炉、牛郎、将台、洗脚、和平、高桥7个行政村,1个黄樘垭社区居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 云集乡地势呈东高西低状,属山区地貌,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均海拔85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均日照总数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全乡有林地面积5350.62公顷,耕地1443.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55.83公顷。森林覆盖率74%,以松树、柏树、杂木为主,木材蓄积量54万立方米,居江油市首位。境内小圌山、洗脚台、旱瀑布、渡师观等景点。
人口 2015年末,全乡总户数2717户,总人口 9527人,其中场镇人口192人。
经济发展
201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实现9858.9万元,财政收入57.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5元。
社会状况
交通 境内有三江路、云重路、云东路等过境公路,距离厚坝高速路口15千米,从洗脚村分水岭出云集到剑阁金子山高速路口仅7公里。
乡镇建设 至2015年,投资248万元新建牛郎村至洗脚村道路7.1千米,投资200万元扩建云峰村7千米道路。投资28.6万元增设洗脚、高桥等村道错车道20余处,新建和平村漫水桥一座,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投资20万元新修塘堰2口,投资15万元新建关田坝放水渠0.72公里,涵洞2处。投资30.2万元修建水井84口,解决农村人饮困难的问题。投资30万元,新建黄樘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座,保证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文化 2015年末,全乡有电影放映厅1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点7个;文化活动室7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15000余册,配有远程教育专用设施8套。
教育 2015年末,全乡有幼儿园2所,小学1所, 在校学生共计240余人,教职工2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5年末,全乡有村级卫生机构10个,卫生院1所,床位38张,专业技术人员14人。
风景名胜
小圌山 位于牛郎沟峡谷西侧。两山拔地矗立,不论远眺、近瞻,分明就是“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窦圌山的缩影,但比窦圌山线条更简洁,形势更峻峭。两峰相对高度50米以上,均为四面绝壁,北峰山顶植被茂盛,形势迥然的古木虬枝盘龙,探身悬崖峭壁,仿佛天然的盆景园。较之北峰,南峰显得俊俏苗条,其峰下只有崎岖缝隙仅供人攀沿而上。
洗脚台 位于云集乡洗脚村的小河边有一酷似脚盆的石头水坑,盆中还有一对脚板印。传说,二郎神杨戬奉命缉拿私自下凡的七仙女,一路奔波,风尘仆仆地来到牛郎沟,一见此地河流清清,随即便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歇息,并怡然自得地将双脚伸进河水中洗起来,离开之后便留下了这深深的脚板印。据清光绪《江油县志·古迹志》记载:“洗脚台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昔传二郎于此洗脚,形状宛然。”
渡师观 相传,此山顶以前并没有庙,只住了一位以烧制土陶器为生的老人。因这里正处于出川的“剑门蜀道”之上,每逢大比之年,朝廷开科取士,蜀中各地的莘莘学子便要川流不息、途经此地,然后千里迢迢上京求取功名,以期光宗耀祖。由于这里地处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因而不时有贫苦学子借宿于这山上的窑棚里,与烧窑老人作伴。老人家虽然潦倒、窘迫,待人倒也厚道、殷勤,对寒门子弟更是倾囊相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苦伶仃的老人在山上终于积劳成疾,凄苦离世。老人多年来周济过的学子中,居然不乏金榜题名者。他们合力将老人安葬于山顶,并修筑一座庙宇。为感谢老人恩德,将此庙命名为“渡师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集山歌 系山区百姓为抒发情感而自创,传唱至今,已逾百年,逐渐发展为具有浓厚乡村气息和山区特色的“云集山歌”。以牛郎沟、洗脚台、五妇堰、魏家山的群众传唱最为普遍,相关作品有《薅秧歌》《薅草歌》《创先争优八好歌》《云集风景好》《感谢河南来援建》《歌唱计划生育好》《小圌山》等。其中云集《薅秧歌》获得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展演银奖和政府传承贡献奖。2015年,《薅秧歌》被公布为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