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 江油市 > 江油乡镇 >

江油乡镇之二郎庙镇

[江油李白故里网] 日期:2017年4月7日2896作者: 来源: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

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级试点小城镇、省级卫生镇、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位置境域   二郎庙镇位于江油市东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1°59′4.53″~32°7′58.82″,东经105°1′40.84″~105°14′29.19″。东临云集乡,南接厚坝镇、重兴乡,西与文胜乡、马角镇接壤,北与石元乡相邻。行政区域面积148.4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因场镇西边明镜山有唐朝初年修建的二郎庙而得名。秦时为蜀郡地,西汉属梓潼县,东汉时曾隶德阳县。刘宋明帝秦始元年(465年)后,改属北阳平郡阴平县,至宋端平三年,因战事阴平县废,改属梓潼县。元、明、清因之,民国时为梓潼县第三区(重华区)青龙乡辖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分为青龙、明镜两乡。1953年5月划入江油。1959年划归马角区,改名为明镜公社。1984年11月,撤消乡的建制,划归马角区公所和马角镇直辖,场镇设(明镜)办事处。1988年7月,成立二郎庙镇,马角区公所迁入镇上,区镇合署办公。1992年9月,撤区合并青林口乡,建立二郎庙镇。
行政区划  2015年末,辖明镜塔坝、新安、八角、东华、渭河、雷江、龙潭、金石、高坝,青林、桥上河、保林、芭蕉湾13个村民委员会,南山、二青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 地处龙门山脉,地形成不规则条形,东、北、西三方高,南方低,呈小盆地形,属山地和丘陵,以丘陵为主的地貌类型,地形高差变化大。林、草地覆盖率67%。 属亚热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0℃,年平均气温15℃;常年降雨量为1136毫米;无霜期265天。境内河道属嘉陵江水系涪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潼江河,从北向南流经境内高坝村、东华村、明镜塔坝村、青林村、芭蕉湾村,长14.7千米。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矿、石灰石矿、白云石矿、石英石矿、铝砂、石英砂等,其储量分别为1500万吨、49800万吨、25000万吨、700万吨、30万吨和250万吨,已部分开采。
人口 2015年末,全镇总人口3.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35人,城镇化率20%。民族以汉族为主。85%以上的人口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广东、湖南、江西等省迁来的移民、客家后裔。
经济发展

  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0659万元,第二产业143900万元,第三产业8968万元。财政总收入309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082元。

社会状况

文化艺术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高抬戏”和“烧火龙”。2015年末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8户,各类图书室14个,藏书10余万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教育  2015年末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5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1所,在校学生890人,专任教师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453人,专任教师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5年末,有镇级卫生院1所,病床90张,村级卫生站12个。专业卫生人员48名。敬老院1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乡镇建设

交通   宝成复线铁路在镇境内全长10.5千米,设有火车站1个。成(都)西(安)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中。京昆高速公路在境内长19.7千米,设有雷家河高速出口1个;纵贯全镇的县道中雁公路、通往广元的明三公路、通往剑阁的三江公路、通往梓潼县的许青路等形成现行交通网络。
燃气  2015年末,全镇有天然气管线46千米,分别属于江油市鸿飞公司和绵阳科源燃气公司供气,供气站2个,天然气用户4878户。
供水  2015年,末镇区自来水由江油市鸿飞公司马角自来水厂供给,年供水能力100万吨、排水管道总长4000米。
供电  2015年末,镇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 6.3 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3.5千米。

名胜古迹

青林口古镇   距二郎庙镇场镇6公里,坐落于潼江河、倩河、王爷山和人字山等两河两山交汇处,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余人。原为青林口乡政府所在地,现为二郎庙镇青林村村委会所在地。
青林口既是历史古镇,又是红色古镇。秦昭王三十二年兴建梓潼时为县之北乡石井里,清雍、乾时外省移民维修扩建,场镇兴盛。青林口古镇至今仍然完整保存了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群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廊桥楼阁,符家大院、粤闽会馆、合益桥、火神庙、文昌宫、黄家大院等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抬戏。     
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途径青林口驻扎40余天,红军在这里分田分地、休整队伍、筹集粮草、播撒革命火种,留下大量红色论遗迹。为绵阳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游记》《大话水浒》等外景拍摄地。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后,青林口古镇已完成两次提升打造和修缮工作,并申报国家级古镇。农历二月初一赶古庙会。

二郎庙   相传唐朝初年,有一位赴长安应试未第之落魄秀才,经剑门关入川时,走投无路,欲在一棵大树上自缢。忽听有人言道:“你气数未尽,何必自寻短路?”此人惊讶,环顾四周并不见人。乃叹息道:“我男子汉大丈夫应试未中,现又身无分文,自立且无能,有何面目回家见父老乡亲?”又听人言道:“你不必自责,只要你背上我可以平安返乡,衣食无忧矣”。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有异香的大树疙瘩在说话。他旋即解下上吊的绳索,将此树疙瘩背上继续行路。果真沿途总有好人相助,衣食不愁。不几日来到明镜山前,忽听树疙瘩说道:“我就在此落地,你回去自有前途”。他赶紧将这神奇树疙瘩深藏于明镜山前一大刺巴林内。
落魄书生回去后不久,果然大冨大贵。一夜他忽然梦见救命恩人,言道:“我乃二郎真君,可记得?”。醒来有所感悟,夜不能寐,第二天他立即筹备钱粮并聘请上等工匠到明镜山前寻得救过他性命、散发着香气的树疙瘩,将其分为两半,刻成二郎神兄妹两尊神像。并大兴土木修建成最早的二郎庙。
根据古碑记载,1952年前尚存的二郎庙,是清雍正初年(1726年)重建的,山门前为戏台,两侧为厢房。走进山门正殿为二郎神,左右为四大金刚。正殿后面是手持降魔杵的韦托。后殿正中是文昌帝君,左边是关圣,右边是观音。左厢房(南侧)供有地府诸神,右厢房供有太上老君及十八罗汉等诸天神,中间天井及庙后种有芭蕉树,庙前种有两颗高大的黄连树(今尚存)。后殿的南侧建有偏房约百多平米,供有孔圣像,也是二郎庙最早的公立学堂。
二郎庙毁于1952年土改之时。改革开放后,当地人在原庙址后面高地上重建二郎庙。经过二十多年三次大的扩建和修缮,规模已与原有的相当。每年三月三赶庙会期间,大批民众除祭拜二郎神外,还要观看舞狮子、耍龙灯、放烟花、唱川戏等,场面甚是热闹。二郎庙系道教活动场所。

石岩寺  石岩寺坐落于二郎庙镇西南端1千米处。传说,商朝23年,道光法师带着他徒弟从西属北上,经过此地,看见岩洞中放出金光,道光法师就在此处修行,改名为“道光寺”。唐朝“安史之乱”时,玄宗李隆基西蜀避难,路经此处,见其风景优雅,就在此洞口题名为“镇南院”,并在石碑上题诗以作留念。后人就此建起殿堂,终年香火不断。乾隆五十八年由镇南院改名为“石岩寺”。
    “石岩洞”除供奉佛像外,还保存有4通古碑,其中大清咸丰七年所立的碑文中记载了石岩寺灯油会,完善了石岩寺的历史。整座古剎雄伟壮观。有诗赞曰:寺内三层殿,壁上八栋仙。
石岩寺至今保存有“石岩洞”“大雄宝殿”两个主殿,供奉有缅甸玉佛一尊、地藏菩萨铜像一尊、檀香木观音菩萨一尊等。有厨房、饭厅、佛堂、客堂、办公室、住房等40余间。2008年“5﹒12”地震后,重建了石岩洞、大雄宝殿、观音殿、百圣殿等,房屋和土地面积达到三千余平方米。
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会;三月初三为送子娘娘会;腊月初八为佛主会。佛教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林口高抬戏   是清初福建、广东移民从闽南带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每台戏根据剧情由数名孩童装扮成戏剧人物进行表演,小者3-5岁、大者8-12岁,均由道具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一根Z型铁柱)上进行表演。整个节目置于一桌面上,由4-8名大汉抬护,配以相应的鼓乐,上街巡游。2006年10月,青林口高抬戏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到广东番禺参加中国民间艺术文艺汇演,一举夺得最高奖—“山花奖”。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2915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