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 江油旅游 > 江油游记 >

永远的白果树

[江油李白故里网] 日期:2016年2月14日200作者:王民生 来源:张掖日报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

  在我人生记忆中,永远生长着一棵枝叶茂郁的白果树,数十年来这棵树时而朦胧,时而清晰,时而摇曳,时而沉静,一直亲密地伴随我跋涉着人生的历程,不枯不逝,无日无夜。因为,它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由父亲为我移植,并用心血浇灌而成的。

  父亲祖居四川绵阳,据他讲,家境尚可,前店后坊,经营四川卷烟。兵荒马乱的1933年,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四方面军来到川陕交界的四川绵阳一带,建政权,唤民众,打土豪,分田地,扩充队伍,宣传北上抗日。正在上小学的父亲和同学们景从响应,甚至是热血沸腾,心潮逐浪,迅速接受工农红军的新鲜主张,踊跃报名,毅然走上了投笔从戎之路,成了红九军二十七师政治部的一名战斗宣传员。

  1936年隆冬时节.数以千计的川北子弟与红西路军大部队经过千万里跋涉,奉命来到寒风凛冽、冰封雪盖的甘肃河西走廊,上演了中国战争史上一幕异常惨烈悲壮、血沃河西的战争惨剧。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两万多水土不服、毫无给养的红军将士,凭着双腿与青马铁骑周旋,在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求援无望,进退无路的严酷形势下,与装备精粮、数倍于己的凶悍之敌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殊死血战,最后寡不敌众而失败。遥想当年的情景,真可谓惨动天地,壮泣鬼神。在康隆寺最后一战中,父亲和他的几个战友幸存下来,辗转于祁连山中,爬冰卧雪,忍饥挨寒,最终流落于民乐山村,被善良乡亲设法搭救,象祁连山中的芨芨草一样,在风霜中隐姓埋名,顽强生存,直到新中国建立。然而,父亲再也没有回到那生他养他的故乡。

  从我懂事时起,我就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自己那段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经历谈得很少很少.甚至连曾和他在腥风血雨中同生共死的战友也很少提及。我想,也许是往事太为悲壮惨烈而不堪回首,也许是时日久远,茫然无从记忆,也许是痛定思痛后不忍再去触摸那惊魂震魄的伤痕,也许是……然而,唯独他的思乡之情却随年而浓,老而愈笃,对川北家乡的草木水土梦系魂牵,对故乡的一人一事历历如珍。
  父亲生性沉默寡言,重苦干实作。但他一提起故乡的话题,却是那样的情浓意盎,或是讲他的哥哥如何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几天几夜送他出征;或是讲他的家乡冬天很少下雪结冰,有一年却出奇的寒冷,家门前的池塘居然结起了一层筷子厚的薄冰,圆圆的冰面在阳光下像一面光滑的明镜,他和街上的小伙伴们惊喜好奇试着往上面站,结果“镜子”破碎了,他们都成了“落汤鸡”。父亲谈得最多的,给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家门前的白果树了,在父亲的心目中,这棵树总是那么亭亭如盖,四季常青。就是这棵白果树,一直陪伴着他在家乡度过了十六个寒暑,就在这棵白果树下,他挥手告别了再未复见的乡亲父老。在父亲68年风飘雨打的萍絮生涯中,只有这棵白果树深深植根于他的生命之壤。每忆必提,久久不能忘怀。

  儿时的我们,固然少不更事,长大后,也不曾有过父辈的辛酸经历,又怎能懂得老人的望乡之情、故园之思。年岁稍长且也饱尝了和平时期的离乡之苦后,方才对父亲刻骨铭心之情有所解晓。父亲心中的那棵白果树啊,不仅是他和小伙伴遮风挡雨嬉戏玩乐的乐园,也是他生命中对故乡珍贵的烙印,它既是父亲故乡的标志,又是父母兄弟亲人的象征,更是他投军离乡的见证。岁月的流逝,可以使战争的硝烟消散,也可以把父亲出生入死的记忆消磨殆尽,唯有那棵白果树,深深植根于父亲的心中,在他生命旅途的艰辛跋涉中,能不时给他以乏困时的小憩,燥热时的凉荫,梦乡时的安慰,苦痛时的舒适。

  我想象,在如火如荼的岁月中,年少的父亲,跟随着长征的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家乡越来越远,同伴越来越少,严酷环境中他一定刻念他温暖的家园,深恋他久违的白果树。我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7年辞世,在38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多么渴望能够返回故乡,哪怕只是一趟;他多么渴望再见到那棵久违的白果树,哪怕只是一睹。但先是经济原因,后是政治原因,再后是他健康的原因,终究是无力遂愿,情何以堪,这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啊!

  世纪之末的五月,我携妻将子南下寻根,踏上了四川绵阳这块陌生而亲切的土地,以了却父亲未了之情。我找到了父亲生前留下的地址:“江油县中坝镇火炮街”。老街犹在,但父亲叙说描绘的房舍已荡然无存。遍访街坊邻里,概没能知父亲一家的音信。我们寻找那棵白果树,想象它枝叶葳蕤的样子,但眼前高楼鳞次栉比,小区花木扶疏,哪里还有白果树的影子。在江油县档案馆,我们翻出了一本尘封灰盖的《红西路军烈士名录》,那上面记载,1933年红军出发时,仅江油一县就有7000多人参加了红军,但革命胜利后生还故乡或取得联系的却十不及一。我轻轻地翻阅着那本名录,6000多个鲜活的生命就浓缩在薄薄的册页中,而每一个名字的后面又不知隐藏着多少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场面和故事,我的心为之震颤了,也终于深深地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很少提念他千辛万苦的经历。比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在腥风血雨中埋骨沙场、淹默无闻的同伴战友们来,父亲能侥幸活下来,他是幸运的。祁连山下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恐怕是百味杂陈的,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就让故乡的那棵白果树永远活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吧!


  本网对王民生先生江油寻亲文章的转发:《红西路军老战士后人王民生江油寻亲》、《王民生江油寻根记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461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