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风雨兼程、沧海桑田;四十载波澜壮阔、激情澎湃!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随即在中华大地涌动。
30年前的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油跃身为中国年轻的县级市之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江油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革的脚步不停,开放的初心不变。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油坚定贯彻“五个着力”重要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加精准、更加配套、更加创新的举措,如静水深流,推动当代“李白故里·大美江油”波澜壮阔前行,奏响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6亿元,是1978年的226倍;GDP年均增长9.82亿元,是建市时的54.8倍。人均GDP是1978年的212.9倍,年均增速达10.6%。其中,工业对江油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3.4%,全部工业增长值实现124.93亿元,是1978年的226.6倍。今天的江油经济发展活跃、农村农业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可谓政通人和。
工业强市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2018年7月25日,江油市政府现场签订了9个正式投资协议,签约总金额突破500亿元,签约额达525.49亿元。其中,四川泰潽贯迩特钢产品加工、江腾科技专用车汽车生产、四川盛世博能军民融合产业园3个超百亿项目投资额达496.5亿元。
一批批签约项目的快速落地,为江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江油在产业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路上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工业是江油的“脊梁”。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强劲发展,奠定了江油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和四川工业重镇的产业本底。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等国家科研单位扎根江油,攀长钢、神华江电等233家规模企业强势汇聚江油;四川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1025”计划500亿元重点产业园区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积28平方公里,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厂房、供电供气管网、企业服务中心配套完善,龙凤、双河、含增、武都等工业集中区建设提速,“一区多园一走廊”的工业布局加快形成。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江油坚持改革再深化,经济再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科学发展的新路。以发展“两新产业”和“军民融合”为总抓手,紧扣《江油市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一个新材料产业基地、一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六合锻造、艾格瑞特等行业领军和骨干企业方阵。用好5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大力建设江油军民融合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两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0%以上。
新理念,新动能。江油的故事由此愈发精彩。
随着《江油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稳步实施,江油稳固提升传统冶金、机械、建材、能源等产业,年产42500吨航空与燃机合金及高端模具钢工程项目是六合锻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2018年底建成达产后将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近10亿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产值10亿元。
江油六合锻造等特钢企业抱团发展,组建四川特钢产业联盟,建立高端金属材料产品研发基地,实施国家级科研课题21项。仅一年,成功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4C/Al中子吸收材料、核电管道支吊架等成果,获得发明专利16项,41个独立钢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2017年,攀长钢结束长达20年的亏损历史,建成西南首家万吨“模具钢超市”,推动长城特钢、六合锻造等16家企业获得军工配套生产资质,特钢产业年产值实现110亿元。
四川聚能核公司是江油一家军民融合高科技企业。2018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首款国产化“水泥固化线自动开封盖设备”“水泥固化线辅助设备”顺利发往核电站,江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迎来又一新突破。
传统产业稳固提升的同时,江油聚焦“两新”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光电、功能玻璃、特种塑料、新型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两新”产业“双倍增”行动,实施大产业、大企业“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亿元级产业集群。
2017年,江油实现高技术产业产值171亿元、增长37%,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18户,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市专利申请786件、授权专利388件,专利技术项目实施转化产值增幅达14.8%。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一基地一集群”产业体系和“一区多园一走廊”空间布局在江油加快形成,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29.11亿元、增长21.3%。
工业经济取得可喜成绩,农村经济更是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40年来,江油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域文农林旅深度融合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成功构建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为主导,蔬菜、生猪、粮油产业为优势,林果、花卉苗木、中药材、兔业、水产产业为特色的“1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为绵阳唯一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县,连续9年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
40年来,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业不仅成为江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型产业,也是直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朝阳产业,并获评全省旅游强县。201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36.41万人次、增长21.4%,实现旅游总收入97.96亿元、增长22.3%。同时,江油服务业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电子商务企业达到815户,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8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1.9∶38.7∶49.4,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40年来,江油交通状况实现了彻底改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两纵五横”市域骨架公路网基本建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西成高铁、成绵乐城际客专在江油交汇,成为全国设高铁站最多的县级市之一,成功融入“成都1小时、重庆2小时、西安3小时经济圈”,“7小时进京”梦想变为现实;宝成铁路纵贯全境,京昆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绵九高速江油段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川西北重要进出通道,到九寨沟仅需2小时车程。川西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四川省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扩权强县”
试点市之一,江油享有宽松的经济管理权限,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以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为代表20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高效推进,为城市创新崛起激发出强大内生动力。
40年来,江油形成了川西北地区最健全的基础设施、最雄厚的产业基础、最优质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爱商、富商,作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江油当之无愧。
脱贫攻坚点亮群众美好未来
迈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40年来,江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2018年11月,江油市累计批准7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58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这是江油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面脱贫,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2018年,江油退出的4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人均达到35.3元,脱贫的2316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471元。2016年以来,江油直接投入贫困村、贫困户的财政资金共计4.46亿元,建立“4+1”专项扶贫基金1.124亿元,募集各类社会捐赠资金8535.75万元,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1.78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脱贫攻坚资金3.4亿元,政府主导投入北部山区生态扶贫旅游环线道路建设资金11亿元。
要想富,先修路。江油投资11亿元建设北部山区生态旅游环线110公里,2018年完成新、改、扩建村组道路及产业道路319.7公里,乡村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彻底解决北部山区“全面脱贫、区域发展”难题。坚持平均每个贫困村按500万元标准投入攻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造等方面工作,全年共改造贫困户住房140户、实施三建五改1466户,补助贫困户资金526.37万元,全市道路、水利、公共服务、文化阵地建设等项目及贫困户住房C、D级危房改造均完成100%。
脱贫关键靠产业,必须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江油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4250万元、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2991.60万元、发放小额信贷7577户,累计金额1.783亿元;大力实施“六次产业”发展行动,组织16个乡镇开展“对口协作、产业共建”,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扎实做好“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的政策宣传、认定、管理和申报工作,清香园、正禾农业、中坝附子等6家企业商标使用方案通过省级审核,正式取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资格。
扶贫先扶志,重点在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江油坚持把强化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感党恩、传家风、早脱贫、奔小康”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以365所农民夜校为载体,大力实施“志智双扶”六个一、农村“双创之星”培育工程;注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和扶贫车间建设,全市2018年申报贫困村致富带头人260人、扶贫车间3个;大力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脱贫达人”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首届“四川省脱贫榜样”刘官章等一批先进典型。
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江油坚定扛起对口帮扶凉山州布拖县脱贫攻坚的政治重任,做好三个“加法”,成功助推布
拖县41个贫困村退出、2008户8876人脱贫,奋力谱写新时期“彝海结盟”新篇章。
在帮扶力量上做“加法”。省定标准上增派常驻布拖援彝干部人才55人,目前,总人数已达134人;帮扶单位总数达32个;14名挂职乡镇干部任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5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项目建设上做“加法”。将帮扶资金标准由省定0.3%提高到0.57%,投入帮扶资金9216万元,实施9类29个帮扶项目。其中,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4700万元,有效提升布拖20万亩马铃薯品质,实现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在民生改善上做“加法”。建成“江油新村”6处、安全住房304套,修建民俗文化活动坝子30余处;实施教育扶智工程,开办江油“布拖班”初中、高中、大中专8个班,结对帮扶中小学59所、培训师资1032人次、新建改造幼儿园14所;实施医疗提质工程,结对共建医疗卫生单位52家,培训医技人员600余人次,改建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14处。
江油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先进集体”和年度综合成效考核“好”等次。江油探索创新的“1335”社会扶贫、“一带三转”产业发展、镇(乡)村“产业结对”模式和“五强化五保障”、“布拖所需、江油所能”对口帮扶经验做法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民生为本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
40年来,江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加群众收入、增强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一份份暖心的民生“账本”温暖民心,一幅幅美丽的民生图景次第展开,88万江油儿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8845人,劳务输出2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努力用社会保障政策织密民生幸福网。2017年,“五险合一”统一征收和基本医疗保险绵阳市级统筹有效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分别提高至每月460元、每月275元;筹措资金9.1亿元,解决应保未保失地农民参保9685人;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继续稳定新农合参合率全覆盖,实施残疾群众各类政策保障。
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等。2017年,治理老旧小区93个,改造危旧房棚户区745套,被授予“中德生态示范城市”;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674户,完成农村公路硬化94公里;新改建村镇集中供水工程27处、分散供水工程112处,解决3.4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8个,创建省级“四好村”19个。
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有国家和省级示范高中各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基本均衡,中考主要考核指标均居绵阳各县市区第1名,高考本科硬上线率在绵阳各县市区实现“十连冠”;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增至687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和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智慧医疗”推动形成医务服务新模式;荣获“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并成功入围四川4个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央测评的提名县(市),举办纪念王右木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李白入选“全省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与荷兰法肯堡市结为姊妹友好合作城市,成功承办第四届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第二届李白诗歌奖颁奖典礼等活动,覆盖全市村居的基层文体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7年,“雪亮工程”、“综治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市公安局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安全形势总体稳定;“2345”矛盾纠纷分流联动化解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文旅融合打造“诗与远方”目的地
春江潮水连海平,大美江油人人爱。
40年来,江油实现了从9.06平方公里到拥有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如今,江油公园化城市特色鲜明,明月岛公园、体育公园等多个生态公园点缀城区,基本形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
按照“东扩、南进、西展、北控”的城市建设思路,江油以“扩规模、强基础、提品位、兴产业”为目标,大力实施“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设施提升”工程。
中润恒大商贸城、宝龙城市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以及众多生态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实现城区全覆盖;涪江一桥、二桥、三桥、五桥建成通车,“一环七射”城区快速通道网基本建成。
继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试点市、省级海绵建设试点市等称号后,江油正向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国字号”荣誉挺进。
“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在江油市青莲李白文化诗歌小镇隆重举行,活动不仅吸引了美国、俄罗斯、印度、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20个国家的政府要员以及国内外知名文艺家近距离感受“李白故里”风情,还为江油带来了总投资额高达243亿元的5个重大文旅项目。
“两节”盛会加强了江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李白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推动江油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更是改革开放40年来江油文旅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有力明证。
40年来,从李白故里、窦圌山景区到全域文农林旅深度融合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从传统旅游到创意旅游强劲发展,从李白文化到火药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江油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强县。
大美江油,美在历史悠久、古韵悠扬。5000多年前,“大水洞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自蜀汉设江油关以来,迄今已有1800多年建县史。窦圌山云岩寺古建筑及“飞天藏”的匠心独运,青林口明清古建筑群的恢宏气势,老君山火药遗址的先民智慧,让江油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历史的印痕,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动人的传说。
大美江油,美在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中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此出生并生活了24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四川马克思主义先驱、党团组织创始人王右木烈士也出生于此。
大美江油,更美在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文旅融合全域“开花”。
围绕建设国际性国家级李白文化圣地、四川省枢纽性文化旅游基地,江油创意旅游惊喜不断:创作《李白归来》精品剧目,实施李白故里景区改造提升、李白文化博物馆建设布展等一批重点项目,青莲诗歌小镇见证着李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洞天共同构成自然与神话交织的奇幻之旅;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园,成为文化旅游新坐标;中国百合花国际博览园3000亩百合花竞相绽放,中国爱情小镇雏形已现。
江油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一年四季“好戏连台”,春可赏辛夷花争奇斗艳,夏可游养马峡避暑纳凉,秋可寻农业公园果蔬飘香,冬可享休闲农庄特色佳肴。
为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江油加快构建旅游业“6+N”要素结构,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及服务。目前,全市共有星级宾馆5家、高端商务酒店23家、一般商务酒店300余家、农家乐500余家。
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而立之年的江油,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绵阳科技城,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全省先进制造强县和现代服务业强县,夯实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绵阳“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县域支撑,持续巩固提升绵阳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地位,打造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重要支点,在全省类区县争先进位,奋力开启新时代“创新江油、开放江油、幸福江油、大美江油”建设新征程。
江油悠悠岁月铸丰碑扬帆起航再出发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6619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