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江油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奋力推进“八个坚持、八个新突破”,克服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经济回升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经济回升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8.01亿元,增长16.0%,高于绵阳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1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20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62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5.5:45.8:38.7调整为14.2:48.4:37.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1%和25.1%,分别拉动GDP增长0.6、11.4和4.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0.54亿元,增长18.6%,占GDP的比重为4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54亿元,增长2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16亿元,增长15.1%。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6.78亿元,增长29.6%。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以食品类领涨,全部上扬。食品类上涨7.7%,烟酒类上涨2.8%,医疗保健、娱乐教育、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居住和衣着类价格分别上涨2.4%、1.3%、1.0%、0.5%、0.4%和0.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企业达到200户,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达到200户,总产值突破200亿,达到211.67亿元,增长33.0%;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3.90亿元,增长27.6%。全部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8%,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
工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壮大。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抓住被省政府列入“1525工程”成长型重点培育园区等重大机遇,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工业园区辖区规模企业达到94户,实现总产值142.65亿元。三合、含增等6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扩张,以工业园区为龙头、工业集中发展区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五升二降”。酱油2.24万吨,增长50.0%;粗钢19.77万吨,增长30.3%;钢材86.88万吨,增长27.1%;发电量54.01亿千瓦时,增长19.0%;纱0.6万吨,增长6.6%;水泥283万吨,下降0.4%;布产量0.34万米,下降2.7%。
重点企业发展加快。2010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过亿元企业增加8户,达到3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52.89亿元,增长37.5%;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2.2%,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78.6个百分点。
优势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10年,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7.76亿元,增长32.6%,占总产值的比重88.7%。其中:冶金行业产值93.01亿元,增长32.5%,占总产值的43.9%;机械行业产值31.16亿元,增长55.3%,占总产值的14.7%;建材行业产值25.57亿元,增长31.1%;能源行业产值17.79亿元,增长6.5%;食品行业产值15.79亿元,增长28.2%;化学工业产值4.44亿元,增长47.6%。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0年全面淘汰四川双马3条共90万吨湿法水泥生产线、大康冶金炉料厂和启明星铁合金矿热炉,停产5家小水泥生产企业,全面实行公共节能计划,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9%,全面完成减排目标。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0户,亏损面仅为5.1%,亏损企业亏损额3.2亿元,下降37.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08亿元,增长17.9%;实现利税总额19.29亿元,增长819.2%,创历史最好水平。
建筑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资质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1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03亿元,增长21.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0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7.09亿元;竣工产值24.62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1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2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7.03万平方米。
三、农 业
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一等奖、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市、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强县(市)、四川省现代畜牧业20强县(市)、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等六项荣誉称号。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60亿元,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20.89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17.69亿元,增长4.9%,占总产值的比重42.5%。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5.18亿元,增长4.5%。
粮油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5.15万公顷,增加74公顷,增长0.1%。其中:小麦面积1.41万公顷,增长0.1%;稻谷2.15万公顷,下降3.1%;玉米0.96万公顷,增长9.9%。油料面积1.62万公顷,增长1.8%(其中:油菜籽1.50万公顷,增长2.3%)。蔬菜面积(含菜用瓜)1.19万公顷,增长7.4%。
农作物产量有增有减。2010年,粮食总产量31万吨,增产0.5%。其中,小麦6.58万吨,增产0.5%;稻谷16.62万吨,减产2.1%;玉米4.91万吨,增产11.7%。油料3.81万吨,增产2.4%。蔬菜瓜果37.2万吨,增产8.5%。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出栏生猪72万头,增长4.5%;年末生猪存栏51.49万头,增长2.9%,其中能繁母猪9.2万头,增长0.3%。出售和自宰小家禽1452万只,增长7.8%;禽蛋产量2.01万吨,增长6.1%。肉类总产量8.33万吨,增长5%,其中:猪肉产量5.09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8.4%。
林 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各类育苗面积375亩,生产各类林木种苗645万株,义务植树175万余标准株,建成绿色通道150公里,完成林地灾毁治理面积13.67万亩,灾后恢复重建人工植苗造林项目4.6万亩,灾后恢复封山育林9.08万亩,退耕还林管护率100%,建档率100%,发证率100%。天保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项目封山育林5000亩。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16.8万亩,森林覆盖率47.8%。
水利重建顺利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2010年,我市水利重点县申报成功,全年水利建设总投资8.24亿元,共完成土石方298万立方米;完工病险水库整治113座,渠道维修整治及防渗480公里,整治山坪塘7000口、土石河堰292道、微水工程132处;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60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5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8万亩;解决人饮安全用水31万人;汛末水利工程蓄水量1.0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水利灾后重建209个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其中完工205个,累计完成投资13.26亿元,187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47.9万人;25个堤防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完工,完工堤防59公里;渔业设施重建、水资源监测设施重建等基本结束。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7.41万千瓦,增长12.9%。农村用电量2.41亿千瓦小时(不包括农村大宗工业用电),增长33.8%。
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新增绵阳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个,达到33个,实现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19亿元,增长12%;新增专合组织29个,达到189个,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84亿元,增长16%,其中新增绵阳市级重点专合组织4个,达到30个;各类农村专业大户发展总量达到了2500户。
突出特色产业建设,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上着力建设商品蔬菜基地大县、生猪繁育大县、西部地区獭兔第一县的目标,狠抓了40万亩优质粮油、30万亩商品蔬菜、“112”生猪、1000万只獭(肉)兔、3000万只小家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010年底,全市优质粮油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25万亩、“双低”专种油菜12万亩;商品蔬菜基地面积17万亩,其中设施大棚蔬菜1.5万亩;大力实施“112”生猪(即发展10万头能繁母猪、100万头育肥猪、200万头仔猪)产业工程,适度规模养殖场达到53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成800个;以西屏为核心的150万只獭兔养殖基地已经形成,獭兔产量、质量位居四川第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小幅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18亿元,增长1.8%。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1.70亿元,增长125.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9.65亿元,增长34.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6亿元,下降20%;农户投资完成16.87亿元,下降69.8%。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2010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25亿元,增长6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21亿元,增长5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72亿元,下降21.4%。工业项目投资力度空前,累计实施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19个,投资上千万的工业项目65个,完成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64.6%。工业项目开工数量、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川矿筒体生产线、国大水泥、红狮水泥、长祥特钢大型铸锻件等项目建成投产;龙凤水电站即将下闸蓄水,科光电站第一台机组即将发电;推动攀长钢锻造项目、电渣生产线,西南钢铁、六合锻造、南玻矿业、金荷花药业等项目加快建设,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民生保障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46.9亿,占投资总量41.8%,在投资总额中比重最大。产业投资32.22亿元,增长43.2%。基础设施投资30.67亿元,增长124%。
项目个数大幅增加,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在建施工项目突破1000个,达到1004个,同比增加304个,增长44.9%。其中:500万以上项目265个,完成投资81.53亿元,拉动投资增长34.2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的72.7%,同比提高32.9个百分点。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37.21亿元,拉动投资增长12.2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的33.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销售持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6亿元,下降2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67.19万平方米,下降17.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42.03万平方米,增长344.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0.2万平方米,增长43.4%,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1亿元,增长19.9%,高于绵阳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长23.1%,零售业增长18.1%,住宿业增长34.7%,餐饮业增长25%。
城乡市场趋于同步发展。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7.52亿元,占零售总额的51.4%,增长2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5.49亿元,增长18.8%,占零售总额的48.6%。城乡市场的增幅差由上年的8.6个百分点缩小到2010年的2.2个百分点。
国家优惠政策带动消费升级。受国家扩大内需,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的拉动,全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7.04万台(部),兑现补贴1950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量达3.06万台,兑现补贴2395万元。全市私家车保有量近10万辆,汽车数量的猛增,带动了洗车业、汽车保养维修、车内装饰等相关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已逐渐成为拉动需求增长的又一主要动力。
旅游业持续快速回升。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7万人次,增长48.9%,同比提高39.1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10.41亿元,增长48.3%,同比提高21.4个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904公里,增长4.0%;其中等级公路15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356万人,增长12.3%;客运周转量72945万人公里,增长19%。公路货运量939万吨,增长26.4%;货运周转量73266万吨公里,增长13.4%。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4.07亿元,增长8.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2.94万户,下降8.8%。住宅电话中市话用户5.97万户,增长20.4%;农话用户4.56万户,下降16.2%。移动电话用户65.07万户,增长10.4%。国际互联网用户5.84万户,增长26.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21亿元,增长34.9%;实现一般预算收入9.54亿元,增长50.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5亿元,增长51.9%。税收收入实现8.23亿元,增长49.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6.2%,同比提高45.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58.08亿元,增长8.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9.68亿元,增长9.9%。其中教育支出2.8亿元,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6亿元,增长28.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31.93亿元,增长3.1%。
货币信贷平稳均衡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1.67亿元,比年初增长9.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99亿元,比年初增长10.2%。各项贷款余额80.53亿元,比年初增长24.9%。
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各类保费收入3.24亿元,增长7.3%。其中,人身险2.61亿元,财产险0.63亿元。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1.81亿元,增长25.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知识产权顺利推进。2010年,全市组织申报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获得立项15项,争取项目资金855万元。全年申请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54项,取得授权48项,其中实用新型31项,发明16项,外观设计1项。全市有科普示范乡镇14个,科普示范基地13个,科普示范学校11所,科普示范企业4个。
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2010-2011学年,全市有各类学校178所,在校学生105323人。其中幼儿园70所,在园(班)幼儿17181人;小学73所,在校学生36974人,专任教师274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8.7%。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41483人,专任教师2382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职教招生3968人,在校学生10125人,专任教师223人。高等专科学校1所,在校学生2737人,专任教师17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
高考、中考取得了历史新突破。2010年,高考本科硬上线突破三千大关,达到3126人,比上年净增390人,增长14.3%,其中上重点本科628人,比上年净增47人,增长8.1%。全市中考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指标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600分以上优生人数达到717人,市境内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录取线平均水平居绵阳市各县区前列。
教育体育重建全面完成。2010年5月12日前,全市学校重建基本完成,整个教育体育实现了规范重建、务实重建、优质重建、高效重建。教育体育灾后重建投资共约11亿元,新建校舍43.5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35.9万平方米,新建教师周转房3.6万平方米,新建学校室内体育活动室16个、塑胶运动场30个。完成原体育馆加固工程,新建有7000个看台座位的运动场一座,新建室内全民健身中心一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剧场1个,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0.3万余册,博物馆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文物藏品及资料9572件。全市有乡镇广播站36个,广播覆盖率96.1%,电视覆盖率95.7%。
抢抓机遇,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灾后重建。卫生系统恢复重建的医疗卫生机构有71个,项目全部开工,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厂矿职工医院8个。现已竣工58个,其中38个河南援建项目全部竣工。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30个,其中医院20个,乡镇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诊所157个,村卫生站389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4个。共有床位4491张,卫生机构人员5963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76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23人,注册护士1427人。
实施民生政策,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年末,全市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61.80万人,参合率97.1%。全年累计有8.05万名参合农民办理了门诊报销,报销金额405万元;累计住院补偿5.28万人,补偿金额5594万元;各医疗单位对1万余名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89万元。积极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组织五个巡回医疗义诊队分别到40个乡镇、3个社区开展了义诊活动,共计义诊3300余人次,测血压1.2万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97万份,咨询1.30万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0.67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艺术国防教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女子足球U-16锦标赛和四川省第三届中学生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开展了武术、跆拳道、棋类、乒乓球、篮球、田径、足球等市级中小学系列赛事活动11次;深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举行了“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活动启动仪式,促进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87.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1万人,非农业人口25.87万人;男性人口44.95万人,女性人口43.0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5:100。人口出生率7.73‰,死亡率5.34‰,自然增长率2.39‰,政策生育率93.55%。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0元,增加1862元,增长1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其中人均工资收入11685元,增长18.1%。人均消费支出11000元,增长15.1%,其中食品支出4478元,增长1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2元,增加802元,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2418元,增加576元,增长31.2%;家庭经营收入3106元,增加368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43元,下降27.8%。其中,食品支出2393元,增长23.5%;衣着消费支出471元,增长16.6%;居住消费支出1025元,下降73.2%;家庭设备消费支出356元,下降7.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38元,下降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2%。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4.36万人,增长4.3%;年人均工资29634元,增长19.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5%。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6.29万人(含退休),增长15.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2.44万人(含退休),下降1.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3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6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1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6.7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岗位713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3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再就业免费培训3150人。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26家,床位2831张;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350张,收养人数240人。城镇有6140户、1080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5851户、2703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594万元,城乡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35.5元和6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210元和100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45277人次,救助资金541万元。及时兑现优抚对象经费1819万元,下拨各类救灾支出资金297万元。
十一、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要求,坚持“四个重建”,突出“四个优先”,严把规划关、质量安全关、工程造价关,灾后重建又好又快推进。总投资407.8亿元的1353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1251个、完工率92.5%,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圆满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城乡群众居住条件极大改善。11.7万户农房重建户在2010年春节前全部喜迁新居;10万户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全部完工;9903套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完成。总投资10.3亿元的6490套保障性住房、新居工程全面竣工。建成后的城乡住房安全美观、经济适用,配套完善,极大改善了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产业重建优化升级。坚持“抓重建就是抓发展”,把产业重建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优势产业,产业发展超过震前水平。总投资78.73亿元的349个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完工337个,完成投资74亿元,其中,总投资75.29亿元的139个工业重建项目完工131个,完成投资71亿元。总投资8.9亿元的江油·河南工业园基本完工,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业企业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总投资15.3亿元的22个农业畜牧业重建项目完工16个,完成投资13.8亿元,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蓬勃兴起,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重建成效明显,374个文化旅游重建项目完工356个。263个商贸重建项目完工259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全市113所学校重建全面完成;71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完工58个;125个社会福利事业重建项目完工123个。106个党政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完工95个;68个政法设施重建项目完工63个;36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重建全部完工。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增后劲的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基本完工。涪江三桥、江彰大道、涪江河堤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部竣工。136个道路交通重建项目完工133个;江油新火车站投入使用;成绵乐城际铁路、中大路、中雁路建设加快推进。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6万亩、灾毁土地整理复垦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总投资3.14亿元的2个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65亿元。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完成600户地质灾害户搬迁,纳入治理规划的35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加紧实施。
对口合作不断深化。加强与援建省沟通衔接、协作配合,合力推进援建项目建设,豫蜀夜视利反光材料、天丰节能板材、洛阳轴承等一批河南项目基本建成。总投资30.02亿元的3批302个河南援建项目全部移交,提前四个月实现了“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注:1、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包括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等外级公路。
3、卫生篇中: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76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23人,不包括服务站、诊所和村卫生站人员。
4、公报中各项指标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江油统计年鉴-2010》为准。
2010年江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微信关注不迷路
本文网址:http://libaiguli.com.cn/show.asp?id=1146
相关阅读 江油李白故里网 投稿邮箱:tg@libaiguli.com.cn
李白故里地址:四川省·江油市|邮编:621700 区号:0816|友情链接/建议/投稿/客服:QQ 9090469|邮箱:admin@libaiguli.com.cn
libaiguli.com.cn © 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江油李白故里网